收藏本站|设为首页|English|

开云(中国)

传媒摘要

发布日期:2022-07-21 16:44:38

【中国冶金报】沈彬:每次低谷期都是企业练好内功、夯实基础、蓄势待发的机遇期

 7月15日,沙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接受了新华社等媒体的联合采访,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、钢铁行业发展趋势、企业未来发展目标等进行了深入阐述。

 

“每次低谷期都是企业练好内功、夯实基础、蓄势待发的机遇期”

当前,宏观经济复杂严峻,这给包括沙钢在内的所有钢铁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,沙钢如何突围?

“当前我们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抵抗力和竞争力!”沈彬斩钉截铁地回答。他表示,事物总是曲折波浪式向前发展,有峰必有谷。每次低谷期都是企业练好内功、夯实基础、蓄势待发的机遇期。面对困难与挑战,我们要积极主动应对,一方面,学习分析并用好用活外部政策,结合企业发展实际,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提升企业内在竞争力的举措;另一方面,眼睛向内,通过实施降本节支、挖潜增效等一系列举措,夯实内部基础、激发企业活力、提高抗风险能力。

沈彬表示,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材料产业,钢铁工业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业,我们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,相信随着政策的陆续落地,下半年市场形势会逐步恢复。

 

“绿色、智能、精品三方面发力,提升企业竞争实力”

近年来,沙钢把“智改数转”作为推动企业再发展、再升级的核心举措,全面渗透到生产、管理、物流等各个环节、各个方面,不断推进智慧沙钢建设。目前,沙钢已建成1个国家级智能示范生产基地,7个省级智能示范车间,4个市级智能示范车间。

“通过智能制造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、提升安全水平、提高产品质量、优化管理流程,为沙钢高质量发展赋能。”沈彬表示,沙钢对智能制造的投入不设上限,从资金上来保证项目的推进和落地,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,使人均产钢量向1800吨甚至2000吨迈进。

沈彬表示,绿色低碳既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从数量发展转变为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,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,不可能一蹴而就、毕其功于一役。近年来,沙钢全面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,制定了双碳方案行动路线图,通过狠抓工艺流程、产品结构、用能结构优化,以及用能效率、循环利用和绿色产品比例提升,努力在低碳技术研发攻关上取得新突破。

“未来,我们要继续在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、高端精品三个方面发力,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,使企业继续保持在行业第一方阵。”沈彬表示。

 

“沙钢发展靠的是广大职工干部立足岗位,主动创新创效”

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,人才竞争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创新。2021年以来,沙钢群众性创新成果势如破竹,共形成生产、质量、安全、环境等相关成果10000余项。

沈彬指出,沙钢发展靠的是广大职工干部立足岗位,主动创新创效,每位职工结合自身岗位所作出的改善都是创新。为使创新活动更系统化、常态化,沙钢成立了企业科协委员会,同时成立创新管理委员会,内设创新积分、高新技术企业、科研项目、管理创新、小改小革及6S-TPM等六个创新小组,先后制定了《科研项目奖管理制度》《科技管理制度》和《科协管理制度》,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科技管理体系。

“沙钢的未来,要靠一批年轻人。”沈彬表示,沙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,年轻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。为充分培养人才,挖掘人才、用好人才、留住人才,沙钢为职工打造了全职业生涯成长体系,构建了纵向发展、横向互通的职工职业成长“四通道”人才培养体系,让职工主观能动性、创新活力得到充分发挥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 

“沙钢精神的源泉是张家港精神”

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张家港建县(市)60周年。作为张家港市的标志性企业,47年砥砺前行的沙钢,在张家港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“沙钢从小到大,由弱变强,逐步发展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,他的精神源泉就是张家港精神。”沈彬表示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不断登攀”的沙钢精神与“团结拼搏、负重奋进、自加压力、敢于争先”的张家港精神核心内涵一脉相承,作为企业的一分子,不仅仅为沙钢自豪,更为张家港精神自豪、为张家港发展自豪。张家港建县(市)60周年既是一个甲子结束,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始,作为张家港的本土企业,我们将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行,一心一意做好钢铁主业,在更高层次上,实现更绿色、更智能、更高质量发展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“钢铁强国”梦贡献沙钢力量。